小区拆墙:墙倒了就是路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明确指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立刻成为网上的热议话题,好像每个人对此都有话要说。大家关注这件事情,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一个封闭的社区里生活了很久,已经非常习惯。这堵围墙似乎带给我们很多东西,比如被包围的安全感和优越感。一些高档社区的名字里加人了“庄园”“世家”之类的字眼,甚至还有很多社区冠以国外豪宅的名字,这让围墙内的业主和围墙外的路人、小贩形成了鲜明的身份差异。另一个原因是,社区的围墙带来了特别的绿化园林空间,业主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这里自由奔跑、玩耍,而不用担心会有外面的车突然闯进来,或者有陌生人进入小区、拐走孩子。


这一切熟悉的生活场景,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们都没有觉得是一种障碍。这时候,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不由得思考这件事对生活产生的影响。这份文件非常明确地表示,今后不允许再建封闭社区,而且,已经建成的封闭社区和机关大院,也要逐步拆除围墙,让内部道路公共化。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却引起了非常多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除了刚才提到的人们的既有习惯、围墙带来的安全感和优越感之外,还有另外三点。第一点,法律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化20多年来,每一个住宅社区都按照原有的规划要求、土地出让规则和《物权法》的规定,赋予了每一个业主共同拥有该社区的私权,该社区的道路、绿化、公共设施、物业用房等都属于社区业主。在未来要拆除社区围墙的时候,“业主私权”和“公共利益”之间就出现了法律上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和每个业主都有关,所以就变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当政府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台一些政策,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时,往往会和某些群体的私权产生冲突。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开放的社会中,这是屡见不鲜的公共管理问题。这个矛盾在司法实践中将会得到怎样的解决?究竟是修改一部分法规,还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现变通?这些问题都还在讨论中,而且当下的讨论非常有意义,我们讨论得越透彻,越能够在个体私权和未来政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第二点,实践问题,即如何落实开放式社区。未来要全面建设开放式的新社区,问题不大。社区道路和公共道路衔接之后,带给大家的是更便捷的交通条件;而且政府未来审批新的住宅开发项目时,一定会更多地从公共利益的角度考虑城市规划。那么对已经建成的传统社区,我们该怎么解决“开放”的问题呢?通过实践,我发现了一种解决方法。我在过去20多年的房地产项目实践中,只遇到两个没有围墙的项目。一个在台北,一个在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让我重新审视了北京的这个社区――新城国际。这个没有围墙的社区,现在是北京最好的、最国际化的住宅社区之一,房价的保值增值也最稳定、最有潜力。它位于北京国贸商圈人口密度最高的核心地带,占地15公顷,共有2000户。为什么在这个社区中,没有产生今天大家担忧的矛盾呢?首先,小区业主公摊社区资源的原则没有变,比如道路、绿化等公共设施,仍然属于业主。其次,当初在规划这个社区的时候,我们就采取了开放的方式,每一个来买房的人,在签约之前就能看见开放的社区格局。他们在签约的同时,也就等于认可了其他人使用小区道路的权利。


北京新城国际从建成(2002年)到现在已经将近20年了,一直都保持开放的状态,老业主没有提出异议,从小区道路穿过的人也丝毫没有感觉和社区内的人有任何矛盾。这个开放式社区格局,由香港王董设计事务所设计:4个小圆圈,套上4个大圆圈,由一条干线从中间串起来。我认为这是目前北京社区中最合理、最便捷的一种规划方式。4个小圆圈相对封闭,孩子们可以在里面玩耍,比较安全。每个小圆圈外面又套着大圆圈,中间的道路行人可以通过,汽车也可以行驶,而且每个业主都可以直接在自家门口上下车。这比封闭的社区要好得多。这种道路规划还不容易造成堵车,因为四个大圆圈是开放的,中间这条主干线也是开放的。这个社区通过圆形的交通系统,和外部现有的城市公共汽车道路连接起来,同时又用一些绿化带做了隔离。这种规划方式,让整个社区和城市之间没有障碍,住在里面的人也不会产生封闭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城市各阶层之间的隔阂。


在安全方面,这种规划方式也获得了客户的肯定。我们公司做的另一个差不多价格和档次的封闭式社区偶有发生恶性偷盗案件,甚至还有极个别情节严重的刑事案件,而这个开放的“新城国际”社区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从物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新城国际遵守了现有的法律法规,其业主享有的社区权利和其他封闭社区的业主没什么不同。只是对物业来说,担负的责任更重,管理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和公共交通连通的社区道路,也包括社区绿化、社区中的公共雕塑,还包括非本社区人员的安全管理。